一字型廚房「布局黃金法則」—— 動線順咗自然唔覺局促
一字型廚房(Straight Kitchen)因為沿單邊牆排列,係香港公屋、唐樓的常見布局,但好多人覺得「窄窄一條」好局促,其實係布局冇做好。e-kitchen design 處理過唔少類似案例,比如大角咀道 67 號興旺大樓,元朗加洲豪園 A 期納柏徑,原本 3~4 米長的一字型廚房,經師傅調整後,操作空間仲大咗,屋主話「煮餸時終於唔使左閃右避」。
布局的關鍵係「洗 – 切 – 炒」動線順暢,同埋留夠通行空間:
- 功能分區有順序:從入廚門開始,依次擺放「冰箱→灶台→備餐檯→水槽」,呢個順序最符合煮餸習慣,避免來回走動浪費空間。比如將冰箱放在最邊,拿食材出來後,直接到水槽洗,再到旁邊切,最後炒,動線一氣呵成。
- 通行寬度至少 90cm:櫃體本身寬 60-65cm,加上通行空間,總闊度至少要 1.5 米(櫃體 + 通道)。如果空間真係好細,通道最少都要留 80cm,否則煮餸時會撞到櫃子,好唔方便。
- 避免「頭重腳輕」:吊櫃唔好做滿成條牆,留 1/3 空間(比如灶台上方不做吊櫃),視覺上會更通透。e-kitchen 師傅會建議吊櫃做至 60-70cm 深,比地櫃淺少少,避免壓迫感。
呢個布局方法適合所有一字型廚房,無論係新設計定係翻新,只要動線順咗,就算空間細都會覺得「夠用」。
「橫向擴展」核心技巧 —— 檯面同收納都要「向橫發展」
覺得一字型廚房局促,好多時係檯面唔夠用,或者雜物堆到「冇位放」。「橫向擴展」唔係話要拆牆擴大面積,而係用設計技巧將現有空間用到盡,尤其適合想做廚房翻新的用戶。
e-kitchen 在部分的案例中,就靠呢兩招令檯面空間多咗大約 4 成:
- 檯面「延伸 + 分區」:灶台同水槽之間的檯面,盡量留 80-100cm 作為備餐區,呢個係最常用的位置。如果長度夠,可在灶台旁加一塊「可折疊延伸板」(平時收起,煮大餐時打開),臨時增加操作空間。另外,檯面用「無縫設計」,減少縫隙積污,視覺上更整齊,間接顯得空間大。
- 收納「橫向分層」:唔好將所有野都塞落地櫃,利用牆面同吊櫃「向上擴展」,但要記住「常用的放伸手可及處」。比如吊櫃下層(1.5-1.7 米高)放碗碟,上層放不常用的廚具;牆面裝掛桿(Hanging Rail)吊鍋鏟、湯勺,檯面就可以空出嚟。
仲有個小技巧:地櫃用「全抽屜設計」,取代傳統櫃門,抽屜拉出來就可以直接拿野,唔使蹲低伸手入去拿,慳返唔少的時間同力氣。
材料同燈光「視覺魔法」—— 細空間都可以好通透
一字型廚房想唔覺局促,視覺效果好重要。同樣大細的空間,用對材料同燈光,會比用錯的顯大,呢點係 e-kitchen 師傅做翻新時的「重要項」。
材料選擇有學問
- 顏色揀「淺色 + 統一」:櫃體、檯面、牆面盡量用同色系淺色(米白、淺灰、淺木色),避免深棕、墨綠呢類壓縮視覺的顏色。比如檯面用淺灰石英石,櫃體用米白,牆面貼淺色瓷磚,整體感強,空間自然顯大。
- 材質「少反光 + 啞光」:雖然亮面材料反光會顯空間大,但廚房油煙多,亮面容易顯污漬,反而睇起來亂。建議用啞光 PVC 櫃門、磨砂玻璃吊櫃門,既通透又耐臟。
燈光布局要「分層」
- 主燈夠亮但唔刺眼:天花板裝一盞 3000K-4000K 的 LED 平板燈,照亮整個空間,避免暗角。
- 輔燈補充操作光:櫃底裝燈帶(Under-cabinet Lighting),檯面即刻明亮晒,煮餸時冇陰影;灶台上方可以加一盞小射燈,聚焦烹飪區。
比如海峰園某單位的一字型廚房翻新,原本用深色櫃同單一主燈,顯得好暗窄,換成淺色櫃體 + 分層燈光後,屋主話「入到廚房都覺得開心啲」。
e-kitchen「一字型改造套餐」—— 針對香港屋苑的實用方案
一字型廚房設計看似簡單,但其實好考細節,尤其香港屋苑有各種限制(比如公屋唔可以拆牆,唐樓管道多),自己亂改好容易出問題。e-kitchen 做過大量本地案例,方案夠晒貼地:
- 免拆改「微調套餐」:適合想翻新但唔想大動的用戶,包括換門板、加層板、調整吊櫃高度,最快 2 日完工。比如將舊地櫃門換成淺色無把手款,吊櫃降低 10cm 方便拿取,即時清爽又實用。
- 全盤設計「定制套餐」:新樓或想大改的用戶,師傅會上門度尺,根據樓型做方案。公屋側重收納(比如加抽屜分隔),豪宅側重風格(比如融入日式元素),確保「細空間有大體驗」。
如果屋企都係一字型廚房,不妨聯絡 e-kitchen,師傅會根據實際空間,教你更多「唔使擴建都顯大」的技巧。